眄睐揖孤秀

出自宋代李处权的《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iàn lài yī gū xi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庭植何夭矫,苍皮余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攜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
寻常,岁月,成就,孤秀

《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徐使君眺望九江的柯亭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的赞美和思索。

诗中,庭植的树木高耸挺拔,仿佛天生就具有雄伟的气质,而它们身上的苍皮则被雨水洗净,光洁如玉。这些树木并非普通的材料,而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成就。诗人称赞这些树木的雄姿,以及它们注视着独自傲立的孤秀。诗人怀念陶渊明修建的柯亭,认为千年过去了,柯亭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他举起拐杖,在这庇荫之下漫步,携带书籍,白天黑夜都可以坐下阅读。他舒展身心,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心中充满了清风的愉悦。他更加思念五老峰,那些杰出而瘦削的山峰,他希望能够借来羽毛,站在它们的身后,接受它们的引领。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山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意象,以及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富有意境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自然景色的对比,诗人展示了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呈现了李处权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尊崇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