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吉观西伯

出自元代方回的《大衍易吟四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òng jí guān xī bó,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讼吉观西伯,师中验太公。
得人师不战,反已讼无终。
()
太公:1.父亲之称。2.祖父之称。3.太公望吕尚。4.对老年人的尊称。5.曾祖父之称。
人师:指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的人。别人的老师。
无终:没有终止;没有穷极。三国魏田畴志行卓越,隐居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古代山戎国名。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后迁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而得名。

《大衍易吟四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一个讼吉观西伯、师中验太公的场景。在这首诗词中,作者通过描绘人们在求学过程中的经历,表达了一种重视师德和学习的价值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时无法提供,但是我们可以从内容中感受到其中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讼吉观西伯和师中验太公为主题,探讨了师德和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描述得人师不战,反已讼无终的情节,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真正的学问不是通过争斗和争论取得的,而是通过虚心向师长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获得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师道和学习的理解。诗中的讼吉观西伯和师中验太公,可以理解为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通过讼吉观西伯,作者强调了在学习中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的重要性。而通过师中验太公,作者表达了学生应该虚心向老师学习的观点。

诗词中的"得人师不战,反已讼无终"这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学习的真谛。它意味着通过师长的教导和引导,我们能够避免争斗和冲突,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思想在古代尤为重要,因为当时的学习环境更加强调师道和师德。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师德和学习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了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虚心向师长学习,注重道德修养,以实现真正的学问和智慧的积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