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今问道三千里

出自宋代刘黻的《呈径畈徐左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jīn wèn dào sān qiān l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五载相违一日过,巷无车迹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证,合住山中养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梅花曾识岁寒多。
予今问道三千里,白发双亲可奈何。
()
相违,不知,梅花,岁寒,问道,白发,双亲,奈何

《呈径畈徐左司》是宋代刘黻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处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径畈徐左司,
向畈时年五载相违一日过,
巷无车迹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证,
合住山中养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
梅花曾识岁寒多。
予今问道三千里,
白发双亲可奈何。

中文译文:
送行至徐左司的小径田地,
离别时已有五年,
只是一天过去,
小巷静悄悄,只有樵夫的歌声。
我感慨世间的深刻危害,
决定隐居在山中修养太和之道。
野草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
梅花却深知岁寒多凄凉。
我如今追问道路上的三千里,
白发尽管双亲可怎么办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的场景为开端,描述了作者与徐左司分别五年后再度相见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小巷无人车马,只有樵夫的歌声回荡,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接着,作者以此景勾起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认识到世界上的危机和危险。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作者决定隐居于山中修养身心。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野草和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野草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暗示着无知和无觉的境况。而梅花则曾经历过严寒,深知岁月的艰辛和严峻。这种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与作者对世事的思考相呼应。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追问。作者深感时光飞逝,白发愈发增多,而双亲却无法改变衰老的命运,展现出对时光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牵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境况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安宁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