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适)

水调歌头(自适)朗读

《水调歌头(自适)》是宋代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余。
春天的风雨将春季卷走了,绿色和紫色都不再存在。

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
一条幽深秀丽的河流边上,草地上长满了新生的蒲草。

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B14B敷。
杨柳垂下飘落着柳絮,桑树和柘树的浓荫像篷罩一样,郁郁葱葱的绿色正好展开。

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
迁徙的杜鹃鸟呼唤着它的伴侣,筑巢的燕子正在喂养雏鸟。

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
金色的香蕉挺立着,珍珠般的樱桃密密挂满枝头,豆梅肥美芬芳。

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
在寿乡,有歌舞欢乐的场景,坐在酒樽前暂时忘却烦恼,皱纹舒展开来。

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寂寞笑今吾。
过去的南柯之梦留下了印记,晚年的岁月在北山行走,寂寞中笑看现在的自己。

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
幸运地成为同龄人的伴侣,被写入洛阳的荣耀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自然景物的繁茂,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如梦的主题。作者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把人世间的变迁与自然景物相类比,以突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通过最后几句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岁月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领悟。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唤起读者对春天逝去、时光流转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岁月变迁中的淡然和豁达,展示了一种对生命和人事的超脱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

猜你喜欢

悠悠长是白云间。
猿鸟渔樵共往还。
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
()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
公行於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

()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阴崖草犹青。

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

()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

把酒对城阙,悠然生远心。宋梁余旧垒,李杜此高吟。

乔木风烟色,长河岁月深。多情思岘首,碑碣亦销沉。

()

万木萧森带夕阳,澄江偏使客心伤。能文贾谊终投楚,作赋相如已倦梁。

勋业独看青鬓在,羽翰空羡碧霄长。沧江岁晚归来好,岸芷汀兰尚有芳。

()
庭下丛萱翠欲流。
梁间双燕语相酬。
日长帘底篆烟留。
金勒去遥芳草歇,玉箫吹罢紫兰秋。
()

百辟衣冠饯道傍,琅琊云色倚徜徉。千秋职位符司寇,一代文章擅子长。

乘兴已回娄水棹,遂初聊记弇山堂。鲈鱼正熟金阊外,斜日秋风尽意尝。

()

追尘特地起,孤愤奈天何。翠玉楼前泪,黄云塞下戈。

二龙争北野,孤鹤梦东坡。却忆樊笼外,乘槎欲泛河。

()

樵歌日日出林扉,赢得身闲坐钓矶。莫向相逢笑贫薄,人生此乐也应稀。

()

清代服朝命,怀此好爵縻。安知失所怙,抱恸俄在兹。

辍理遵反路,岁暮风凄凄。行行泣且悲,血泪不可挥。

()

明仲窜蛮烟,钦夫弃盛年。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

()

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

玉山溪路接仙源,渔郎系舟老树根。
望海楼台浮远市,开门湖水落清尊。
珠光弄月寒丹室,石气酣云暖药园。

()

万死奔波落一生,飘零淮海命何轻。
近来学得赵清献,叫苦时时数十声。

()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

锦杯曾醉碧池春,回首风光入梦新。今日临池剥莲子,却思池上咏花人。

()
前世愚夫哂邓通,即山鼓铸死饥穷。
贪名勿羡青云士,守道甘为白发翁。
日月奔驰驹过隙,乾坤跼蹐鸟居笼。
反观自有超然地,能使渊明立下风。
()

雷阳古城濒海曲,路入炎荒奠南服。长安万里化不流,故遣郎官领符竹。

郎官久负卓荦才,一麾五马从天来。鸿名歘到远人耳,旆旌双引烟云开。

()

彩舫解维官柳。楼上谁家红袖。团扇弄微风,如为行人招手。回首。回首。云断武陵溪口。

()
门荣世美高天下,身退心闲住洛阳。
画鹤能同薛少保,爱书还比蔡中郎。
花阴小酌呼邻父,月下清吟扫石床。
不门从来生计薄,题签盈阁是家藏。
()

七国养士何纷纷,谁其雄者信陵君。击柝雍容据上座,鼓刀慷慨却秦军。

其外碌碌诸公子,借日回春互争绮。列鼎常食三千人,俱簪珊瑚蹑珠履。

()

积露寒沙一霎收,天恩如水向东流。愁心吹入关门尽,一片残云也不留。

()

白羽初停越水湄,彤庭北顾玺书驰。清霜八郡飞长戟,积雪三边照大旗。

异代勋名麟阁并,生平骨相虎头奇。新刍满瓮蒲萄熟,谁共襄阳醉接䍦。

()
裹茶来就店家煎,手解炉鞍古柳边。
寺阁重重出山崦,渔舟两两破溪烟。
近秋渐动寻幽兴,绝俸难营觅醉钱。
到处不妨闲著句,他年好事或能传。
()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

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

下瞰十仞余,遥瞻几千里。
游客日暮时,乡心万端起。

()

狂客归舟恋四明,鉴湖春水应时生。澄波万顷原无价,霖雨弥旬似有情。

放浪形骸娱晚景,平分风月记前盟。剡溪雪棹犹乘兴,檐鹊朝来已报晴。

()

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且醉青春。白发何曾饶贵人。
凤笙鼍鼓。况是桃花落红雨。莫诉觥筹。炊熟黄粱一梦休。

()

朱砂瓦片更相宜,煎取香魂宴坐时。生结清甜过熟结,兼金购得一枝枝。

()

静夜花容暗,空阶雨力微。故人多意气,秉烛故相依。

()

絮花寒食路。睛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彩柱秋千散後,恨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月约星期,细把花须频数。弹指一襟幽恨,谩空倩、啼鹃声诉。深院宇。黄昏杏花微雨。

()

艺夺天工巧,人勤地力加。桔槔声振鼓,戽斗疾翻车。

灌注畦旋满,呕哑日欲斜。况兼风露美,篟篟吐新华。

()

逃暑绳床聊慰兴。翠箨森森,几处花阴衬。萱草池塘人不问。绿荷暗窃薰风信。懒把霜纨嫌力困。沉李嚼冰,煮茗清泉近。裸袒襟怀无郁闷。

()

鸣冬朔风声披靡,原树莽苍枯死。
出门四望来无人,何许翁閒守寒水,
服中百万总活法,闭口不言心自喜。

()

东郊栖息久,老至谢逢迎。
秋雾沉山白,寒流拍岸清。
葛巾还自正,茅屋不须营。

()
孤梦忽自惊,小窗初送明。
珍禽语庭树,可爱不知名。
向者事宦游,尘土过半生;传呼束带出,冬冬尚残更。
山居虽自由,晨起亦有程。
()

和阗玉似梅花白,便琢作、梅花式。一朵特肥余朵弱。

其容一掬,其周一尺,插个匙儿得。

()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