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出驼峰酒羔儿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渔父四时曲·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ǔ chū tuó fēng jiǔ gāo ér,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六花坼冻云模糊,钓钩空掷寒无鱼。
系舟枯柳归茅舍,拨火煨薪拥地炉。
赊邻一榼醅醱玉,老稚分沾春回谷。
重来解维放夜筒,横风打向别港宿。
溪馆对雪歌妓围,釜出驼峰酒羔儿
笑指渔父何憔悴,渔父掉头但称醉。
()
模糊:(形)不清楚;不分明。[近]含糊。[反]清楚|清晰。②(动)混淆:不能~概念。
钓钩:钓钩diàogōu钓鱼钩,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茅舍:茅舍máoshè茅屋;草屋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拨火地炉:地炉,拼音dì lú,汉语词语,意思是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就地挖砌的火炉;火炕,地炕;亦作"地炉"。
赊邻回谷重来:1.再来;复来。2.汉乐曲名。
横风别港对雪酒羔儿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憔悴:形容人脸色差,瘦削。
掉头:1.(人)转回头:~一看,果然是他。他掉过头去,装作没看见。2.(车、船等)转成相反的方向:~车。胡同太窄,车子掉不了头。也作调头。3.摇头。4.断头,表示杀头或犯了死罪。

《渔父四时曲·冬》是宋代赵汝鐩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冻的寒冬中,六朵花已凋零,天空中的云雾模糊不清。渔父孤独地投下的钓钩空空如也,寒意中没有鱼儿的踪影。
他将船系在干枯的柳树下,回到茅舍中,点燃炉火,取而代之的是寒冷的冬季。他拨动火炉中的柴薪,取暖煨熟,感受着大地的温暖。

他欠下邻居一壶美酒,醇香的酒液如玉般流淌,老者和年幼的孩子一同品尝,分享春回的喜悦。
渔父再次解开纠缠在一起的渔网,挂在夜晚的竹竿上,深情地望向远方的港口,横风呼啸着,向他打来,他只能在别处找到宿息之处。

溪边的小馆里,歌妓围绕着飘雪,欢乐地演唱着歌曲。锅中冒出的热气带着酒香,烤羔羊正在出锅。渔父笑着指着自己,问别人为何如此憔悴,而渔父却转过头去,只是称自己醉意未消。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中渔父的生活场景,通过寒冷的气氛和景物的描写,与渔父的孤独和寂寞相呼应。诗中通过渔父的行动和言语,展现了他坚韧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尽管面临寒冷和困苦,他仍然笑对生活,享受其中的乐趣。这首诗以渔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持和乐观精神的赞颂,同时也传递了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