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树存亡恨。宋代。刘宰。一经知教子,三釜拟荣亲。风树存亡恨,迷茫北渚津。
《挽潘校尉》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潘校尉的悼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潘校尉
一经知教子,三釜拟荣亲。
风树存亡恨,迷茫北渚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潘校尉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追忆潘校尉的德行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感情。作者首先提到自己得知潘校尉去世的消息后,感到非常伤心和遗憾。他形容自己像是哭教子一样悲痛,表达了对潘校尉的深深依恋。
接着,作者提到了潘校尉的功绩和荣誉,用三个釜来比喻。釜是盛放粮食的器具,这里象征着潘校尉在官场上的荣耀和功绩。作者希望潘校尉在天堂里能够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尊重。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潘校尉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风树存亡恨”,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遗憾。北渚津是一个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生死的边界。作者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生命的无常感到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潘校尉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诗词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逝去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无常和迷茫的感受。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