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秋风日

出自宋代章甫的《闰月二日清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i hǎi qiū fēng r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淮海秋风日,柴荆老病夫。
诗因穷处得,悉到酒边无。
俗物妨青眼,浮生喜白须。
绳床供午寝,清梦落江湖。
()
秋风,病夫,穷处,俗物,青眼,白须,绳床,江湖

《闰月二日清坐》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闰月二日清坐》中文译文:
淮海秋风日,
柴荆老病夫。
诗因穷处得,
悉到酒边无。
俗物妨青眼,
浮生喜白须。
绳床供午寝,
清梦落江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患疾病的老人,在淮海秋风的日子里静坐。他的生活贫苦,但正是在贫困的环境中,他才能以诗为伴,沉醉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他并不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而是珍视内心的宁静和诗意的滋养。尽管生活艰难,他依然欣然接受白发的现实,感叹浮生的短暂,渴望更多的清梦和宁静的江湖。

赏析:
《闰月二日清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人的清贫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状态和心境变化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淮海秋风的日子,营造了一种静谧、凉爽的氛围,与老人清静的心境形成呼应。秋风的凉爽给人以宁静和静默的感觉,与老人寂静地坐在那里相呼应。

其次,诗中提到的柴荆老病夫,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身患疾病的老人。他的生活贫苦,但在这种穷困中,他却通过诗歌来寻求慰藉和宁静。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外在物质的贫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老人对于俗世物质的淡漠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认为世俗的物质并不能满足他的追求,反而妨碍了他对诗意世界的感知。他欣然接受衰老,喜悦于白发,将浮生的喧嚣抛之脑后,渴望在绳床上午睡时能有一片清净的梦境,让他的心灵沉浸在江湖的宁静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寄托了对清净和宁静的向往,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它给人一种思考生命、追求内心宁静的启示,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能够停下来,静心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