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崧岱还何似。宋代。陈傅良。天作之山曷为哉,遥知阊阖正南开。两川文武长江下,百粤车书五岭来。柴望久为周堕典,牢愁多见楚遗才。不知崧岱还何似,我欲将书寄雁回。
《游南岳》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造的山岳何等壮丽,远远地知道阊阖大门敞开在南边。
两川的文武英才从长江下游而来,百粤的车马书信从五岭穿越而至。
柴望长久以来一直是周朝官员的典范,而忧愁则常伴楚国的才子。
不知道崧岱山如今还有何等模样,我希望把书信寄给南方的候鸟带回去。
诗意:
《游南岳》描绘了诗人对南岳衡山的游历和思考。诗人以壮丽的山岳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南方地域的向往和景致的赞美。他展示了地域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提及长江、两川和百粤,传达了南岳地区的繁荣和文化的辐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南方山岳的好奇,渴望通过书信将自己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人。
赏析:
《游南岳》以山岳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地域文化,展示了南岳地区的壮丽和繁荣。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勒出山川的雄伟和壮丽之感。他通过提及长江、两川和百粤,将南岳地区与周边地域联系起来,突显了地域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诗人对柴望和楚国才子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最后,诗人的心思转向了现实,他表达了对南方山岳崧岱的好奇和渴望,希望通过书信将自己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人。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地域文化为背景,融合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南岳地区的向往之情。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