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演周易。宋代。陈傅良。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是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黄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代混乱和文化沦丧的思考和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
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
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
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黄岩的景象,以及竹帛和金石刻的传承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衰落。纷纷竹帛传递着文化的传统和知识的积累,浩浩金石刻则表达了文化的庄严和永恒。然而,作者感到沦亡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即使文化存留下来,也没有人去珍爱和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思考伏羲和姬、孔两位圣人的智慧与成就。伏羲创造了文字,期望通过简单的符号传递信息和智慧;而姬、孔二人则将文字运用于《周易》,以演绎宇宙万物之理。作者或许在反思,面对当前的混乱和文化的沦丧,我们是否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到解决之道。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忧虑。通过对黄岩、竹帛、金石刻和古代智者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对文化传承和智慧应用的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陈傅良对于时代和文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