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椿仍与桂同秋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寒食哭承甫兄暮》,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chūn réng yǔ guì tóng qi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半世驱驰未白头,无穷心事等闲休。
生前可是门阑盛,身后宁知祸患稠。
雄凤已将凰共隐,灵椿仍与桂同秋
茫茫三海连东漕,不尽重云片雁愁。
()
半世:半世bànshì人生的一半
驱驰:1.策马快奔。2.奔走效力。3.辛苦、勤劳。
白头无穷:(动)没有止境;没有限度:~的力量。[反]有限。
心事:(名)心中所思念或所期望的事。
等闲:(书)①(形)平常,不算一回事:~视之。[近]平凡。[反]非凡。②(副)轻易,随便: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③(副)无端;平白地:~平地起波澜。
可是:1.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2.真是;实在是:她家媳妇那个贤惠,~百里挑一。
阑盛祸患:(名)造成严重的灾难:~无穷|避免~。
茫茫:(形)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人海~。

《寒食哭承甫兄暮》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迁的深刻感悟。

译文:
寒食时节哭承甫兄暮,
半生飘泊未曾见白发。
心中事务无穷,却任其悠闲。
生前曾是门阑之宾,
身后却不知祸患如丝。
雄凤已飞向凰去,
灵椿仍与桂花同秋。
茫茫东漕连接三海,
重重云片雁儿愁绪无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时节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对已逝亲人的哀思之情。诗人的兄长承甫已经去世,而诗中表达的悲伤之情并不仅仅限于亲情,更是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迁的思考。

诗中的“半生驱驰未曾见白发”表达了诗人飘泊漂泊的生活经历,他在世间颠沛流离,未曾谋面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生前曾是门阑之宾,身后却不知祸患如丝”,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生前享受了一定的地位和荣耀,但死后却无法预料到可能带来的悲剧和灾难。这种命运的无常让人深感无奈和忧虑。

“雄凤已飞向凰去,灵椿仍与桂花同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雄凤和凰是相伴相依的一对,它们分别象征着男女,而灵椿和桂花则象征着兄弟姐妹。尽管逝去的亲人与生者处于不同的状态,但他们的情感依然如当初一样,与桂花共同迎接秋天。

最后两句“茫茫东漕连接三海,重重云片雁儿愁绪无休”,以具象的东漕和雁儿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忧伤。东漕是一条重要的水道,连接了三个海洋,象征着辽阔的世界和漂泊的人生。而重重云片的雁儿,则是诗人内心无尽的愁思和离散的心境。

整首诗以寒食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生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种对命运和生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世间轮回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