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脉通明镜。宋代。陶弼。广右开炎服,思刚置县衙。羁縻唐世及,正朔圣朝加。乡分今贺水,邑录古琅琊。泉脉通明镜,封邻接镆铘。
《宾州二首》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宾州的景色和历史沿革,展示了作者对乡土之情的赞美和对政治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广阔的宾州,两首诗
广东的土地开发炎热,
我思念着刚刚建立的县衙。
历经唐朝、宋朝的征辟,
现在是正统朝廷的附庸。
家乡分处在贺水之畔,
城邑记载着古老的琅琊。
泉水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流淌,
封邻的关系像铜鼎和铁锤一样紧密。
诗意和赏析:
《宾州二首》通过对宾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政治权力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宾州的自然景观。广阔的土地上阳光灼热,展示了大自然的热烈与广袤。泉水流淌如同明镜,给人以清澈明亮之感。这些描绘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宾州的自然风光,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感情。
其次,诗中提到了历史的沿革。唐朝、宋朝的政权更替使得这个地方从唐朝的辟命之地,成为宋朝正统朝廷的附庸。这种历史变迁折射出作者对政治权力的思考。他通过描写宾州的历史地位,暗示了政治的不稳定性和权力的更替。
最后,诗中还以贺水和琅琊作为象征,表达了宾州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贺水是宾州的一条重要河流,而琅琊则是古代的一座著名城市,这两者象征着宾州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交流。诗中所描述的泉水和封邻的关系,象征着宾州与周边地区的紧密结合,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总之,陶弼的《宾州二首》通过对宾州自然景观、历史沿革和地域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政治变迁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家乡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陶弼。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