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禅菴当小斋

出自宋代宋庠的《过紫嵩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jié chán ān dāng xiǎo zhā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新结禅菴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
禅菴小斋高台:1.高建楼台。2.高的楼台。3.比喻京师。4.头之别称。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翠色

《过紫嵩菴》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参观位于紫嵩山的禅室,并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禅修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新建的禅室作为小屋,为何要登上高台去看山?紫嵩山更像是一位懂得欣赏的知音,雨停后先献上翠绿的美景。

这首诗意蕴含着作者对禅室和山水之间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新建的禅室就像一个小屋,没有必要登上高台去观赏山景。相反,他认为紫嵩山本身就是一个懂得欣赏的知音,它会在雨停后展现出美丽的翠绿色。

通过描绘禅室和山水之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禅修的理解。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是,禅修并不需要追求高山深处的景致,而是通过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敏感来获得真正的体验。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然之美,并通过禅修与之融合,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越。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作者的感悟,同时通过对山水和禅修的赞美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它给人们带来了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思考,使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诗歌来感受禅修的哲学思想和山水之间的交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