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榻尚堪留十日

出自明代程嘉燧的《正月四日张次公先生过遇琴馆留宿对雪即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ò tà shàng kān liú shí r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野翁犹自爱贫家,一笑柴门起暮鸦。
柏叶细倾元日榼,松萝频泼小春茶。
沉沉带雨檐花落,淅淅无风径竹斜。
破榻尚堪留十日,墙头浊酒未须赊。
()
贫家,一笑,柴门,元日,墙头,浊酒

《正月四日张次公先生过遇琴馆留宿对雪即事》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翁犹自爱贫家,
一笑柴门起暮鸦。
柏叶细倾元日榼,
松萝频泼小春茶。
沉沉带雨檐花落,
淅淅无风径竹斜。
破榻尚堪留十日,
墙头浊酒未须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四日张次公先生在琴馆遇到大雪后留宿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贫寒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赏析:
诗的开篇,“野翁犹自爱贫家”,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他面对贫困,并不苦恼,反而从容自得,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接着,“一笑柴门起暮鸦”,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昏时分鸟雀归巢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迫切。

接下来的两句,“柏叶细倾元日榼,松萝频泼小春茶”,通过描绘元日的仪式和用茶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和简朴生活的喜爱。这种简单而真诚的生活态度,使诗人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后两句,“沉沉带雨檐花落,淅淅无风径竹斜”,用细腻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下雨时花落的景象和竹子倾斜的情形。这种细微而真实的描绘,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意境的丰富。

最后两句,“破榻尚堪留十日,墙头浊酒未须赊”,表达了诗人对琴馆的喜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停留十天,享受琴馆的宁静和自由。而“墙头浊酒未须赊”则表明诗人不需要为享受一杯美酒而支付任何代价,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品味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贫寒生活中的自在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不舍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琴馆环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一种豁达、淡泊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