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肯凌晨访寂寥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病中感体元上人见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kěn líng chén fǎng jì liá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犬吠衡门宿雾消,草堂风冷竹萧萧。
若非故友怜衰病,谁肯凌晨访寂寥
()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风冷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故友:1.生前跟自己友谊较深的人。2.相交已久的朋友。旧日的朋友:~重逢。
衰病寂寥:(书)(形)寂静而空旷:四野~|~无人。

《病中感体元上人见访》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犬吠衡门宿雾消,
草堂风冷竹萧萧。
若非故友怜衰病,
谁肯凌晨访寂寥。

中文译文:
夜晚,犬只吠叫,守卫的门衡被雾消散。
茅屋中的风寒冷,竹子发出萧萧的声音。
如果没有故友对我衰弱的病情深感怜悯,
谁会在清晨时分前来拜访我这寂寥的病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身患疾病,独自居住在茅屋中的情景。夜晚,犬只的吠声穿过寂静的门衡,雾气渐渐散去。茅屋中的冷风呼啸而过,竹子发出萧萧的声音,萧瑟的氛围弥漫其中。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故友对自己衰弱病体的关切和怜悯。作者感慨万分,认为除了故友,几乎没有人会早早起来,来看望他这个在清晨时分孤寂无助的病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身处疾病困扰的境地。诗中的景物描写通过对犬吠、宿雾、草堂风寒、竹声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荒凉寂寞的环境。然而,通过表达故友对作者的关心和怜悯,使整首诗流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诗人在病榻之上,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和温暖,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读者产生共鸣。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身处疾病中的孤寂与无助,同时也能体会到友情的温暖与关怀,这使得诗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