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迷处士居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孤山诗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ún mí chǔ shì j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
有馀空虚:(形)里面没有实在的东西或内容;不充实:精神~|国库~|~的头脑。[反]充实|实在。
高僧:高僧gāosēng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处士:1.星名。即少微星。2.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藏书:(动)收藏图书:图书馆不光~,还要使书广为流通。②(名)收藏的图书:北京图书馆的~中有很多善本。

诗词:《孤山诗三首》

仙贪湖西见,
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
秋碧礙空虚。

竹荫高僧塔,
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
此处合藏书。

【中文译文】
仙人贪恋湖西的美景,
湖西的景色美不胜收。
春天融化迎接黎明的阳光,
秋天的湖水碧绿遮挡了虚无的空旷。

竹林为高僧的塔提供了遮荫,
云雾迷失了隐居的士人的住处。
史迁若是今天在世,
他将会在这个地方合著藏书。

【诗意和赏析】
《孤山诗三首》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孤山为背景,旨在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对文化的珍视。

诗的开篇,“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表达了仙人对湖西景色的向往,湖西的美景令人陶醉。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通过春天的融化和秋天的碧绿,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世间事物的无常。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下一联,“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以竹林和云雾来描绘高僧和隐居士人的生活环境。竹林为高僧的塔提供了清净的环境,云雾则遮掩了隐居士人的住处。这两句表达了对修行和隐逸生活的推崇,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一句,“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既是一种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将史迁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书籍珍藏的重视。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美景、季节变迁、修行隐逸和文化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诗人呈现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卷,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