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如有情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g wù rú yǒu q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
万彙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
不可状无名:(形)①说不出名称的:~草|~肿毒。②姓名不为人所知的:~高地|~英雄。[反]知名|著名。③无缘无故的;说不出原因的:~火|~损失|~的恐惧。
万彙出没:(动)或出现或隐藏:~无常。
法瑶淳精立言:(动)指著书立说:~传世。
来访:(动)前来访问:~的群众。
旧居:(名)过去的住所。
景物:能用来观看欣赏的景色与事物。
如有闲庭:闲庭xiántíng安静的庭院胜似闲庭信步
斯人:1.犹斯民。指人民,百姓。2.此人。
孤棹归程:(名)返回来的路程:踏上~。

《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至道至理无法被言语所表达,万物的起源难以追溯,而法瑶师的出现却使人们重新思考纯粹的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诗人访问法瑶师的旧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深情。空旷的庭院中,树木凋零的景象让人心生凄凉,山间传来的猿鸣声更加强调了寂寥的氛围。然而,法瑶师已经逝去,诗人只能独自驾舟寻找归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至道至理的追求和对法瑶师智慧影响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以空旷寂寥的庭院和空山咽咽的猿鸣为主,通过凄凉的氛围和寥寥无几的景物,传递出一种孤独和无常的感觉。这与至道至理无法言喻的主题相呼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性。

诗中的法瑶师被描绘为一位具有深厚智慧和道德的人物,他的出现使得人们重新思考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法瑶师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悲伤,他只能独自一人驾舟,寻找回家的归途。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导师的怀念和对迷茫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法瑶师的赞颂,表达了对至道至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敬仰。诗人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寻找回家的归途,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迷茫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折射出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