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司马迁。宋代。林同。悲哉执手泣,论著谨毋忘。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司马迁》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悲哉执手泣,
论著谨毋忘。
岂识迁它日,
能紬石室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司马迁的忠诚和孝心,他执着地写作,永不忘记。然而,诗人也反问了一个问题,司马迁是否知道他的文章将来会被人们珍藏于石室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司马迁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用“悲哉执手泣”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感动,表达了对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赏。接着,他提醒自己要谨记司马迁的著作,不要忘记他的贡献和智慧。最后,诗人用反问句“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思考和怀疑,暗示司马迁本人是否意识到他的作品将被后人珍藏于石室之中,也凸显了司马迁的伟大和卓越。
整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对司马迁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忠诚和孝心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关注。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文字,引发读者对司马迁的思考,并在情感上与古代贤者产生共鸣,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对孝道和智慧的重视。
...
林同。
送宁道二友。宋代。释行海。二友东归我独存,欲言心事恐消魂。片帆明日知何处,一路青山看到门。别后寄书期再见,静中开卷忆同论。自怜不得相随去,梅雨萧萧海气昏。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寒灰发焰旧家风,恰恰当人受用中。片雪飞来炉上尽,通身无像不同功。
寿张敬立二首。宋代。程公许。高堂十八亲,备福九五畴。虎节安山国,雁序班霜秋。积善有源委,角目皆琳璆。一笑寿觞举,背蘐可忘忧。
秋日同沈我舟郑邹山游盛初阳芙蓉亭夜阑方散即事偶成 其一。明代。饶相。名园依胜地,绮榭俯方塘。锦绽芙蓉色,金飘月桂香。倚栏仍展画,对弈更传觞。不尽兰亭兴,浑忘秋夜长。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宋代。徐铉。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五代。李珣。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侍宴归雁堂。唐代。虞世南。歌堂面渌水,舞馆接金塘。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凫归初命侣,雁起欲分行。刷羽同栖集,怀恩愧稻粱。
减字木兰花。宋代。仲殊。英花万蕊。醒□丹房玄石髓。烟驾来时。一勺仙翁手自随。旋煎松火。始觉醍醐直可可。扶起精神。洞里天闲日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