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宋代。释智圆。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万彙丧其源,出没何营营。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至道至理无法被言语所表达,万物的起源难以追溯,而法瑶师的出现却使人们重新思考纯粹的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诗人访问法瑶师的旧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深情。空旷的庭院中,树木凋零的景象让人心生凄凉,山间传来的猿鸣声更加强调了寂寥的氛围。然而,法瑶师已经逝去,诗人只能独自驾舟寻找归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至道至理的追求和对法瑶师智慧影响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以空旷寂寥的庭院和空山咽咽的猿鸣为主,通过凄凉的氛围和寥寥无几的景物,传递出一种孤独和无常的感觉。这与至道至理无法言喻的主题相呼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性。
诗中的法瑶师被描绘为一位具有深厚智慧和道德的人物,他的出现使得人们重新思考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法瑶师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悲伤,他只能独自一人驾舟,寻找回家的归途。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导师的怀念和对迷茫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法瑶师的赞颂,表达了对至道至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敬仰。诗人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寻找回家的归途,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迷茫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折射出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宝安归次作。唐代。张乔。比来无日不思乡,驾得还舟喜欲狂。雨过黄湾春有色,草齐青岸暖生香。梦骑庄叟孤飞蝶,路指仙人五色羊。到日芭蕉应斗艳,绿阴深处出红妆。
送别舜卿少府。宋代。孙应时。人道琴川上,年来聚德星。端能几日月,已复散云萍。老我头先白,期君眼最青。时能遗佳句,千里慰林坰。
江头寄致远二首。宋代。洪咨夔。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惊尘。夜寒应是梅花觉,半斂愁容婉侍春。
醉公子。元代。仇远。晓入蓬莱岛。松下锄瑶草。贪看碧桃花。误游金母家。一酌洼尊露。醉失归来路。不见董双成。隔花闻笛声。
沧洲兄席上咏冰。清代。陈璋。客醉宜供醒酒冰,水晶盘内露寒棱。直疑夏月常堆雪,不待秋风始扫蝇。裁作花纹看顷刻,削成山势笑凭陵。多君心地清如许,好为人间散郁蒸。
燕京中秋十五首 其五。明代。邓云霄。海外亭亭晓镜升,仙槎谁道兴难乘。遥闻桂子飘灵隐,忽忆涛声满广陵。夜永缓倾金凿落,人闲长坐玉壶冰。懒随道上遨游子,裘马红尘浪自矜。
为杨仲起寿。宋代。卫泾。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文章从古天地讐,演起大业难延留。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充闾佳瑞乐事修。烟霄衮衮殊未休,整顿乾坤摅壮猷。策勋稷契伊吕周,请公为酬白玉舟。他年名遂高千秋,却揖刘阮寻浮邱。
送杨景瑞归揭阳。明代。钟芳。画舸风恬羡独还,徘徊相送碧云湾。江湖魏阙诗囊里,君宠亲恩跬步间。卓荦高名联棣萼,幽栖清胜足溪山。请看陌上垂杨树,叶叶知秋减故颜。
送鸿胪寺严寺丞考满。明代。陈琏。威仪人所仰,声誉众皆传。涖政经三载,稽勋觐九天。瑶觥倾别酒,绮馔簇芳筵。此去应书最,承恩到御前。
盐井行。明代。李梦阳。山头井乾生棘蒿,山下井塌不可熬。官司白牌促上庾,富家典牛贫典女,谁其使之华阳贾。华阳贾子多少年,拥金调妓高楼边。夜驰白马迎场吏,晓贯青丝还酒钱。君不见场吏乘酣气如虎,盐丁一语遭箠楚。
七月望后二日西湖会饮酒酣分韵赋诗得荷字。宋代。王迈。波平烟霁晚风和,船到湖心水没窝。凉绝不知三伏暑,醉酣齐唱八仙歌。赏梅洞口怜和靖,种柳堤边忆老坡。鱼钥他时知共直,好论旧事卷新荷。
题董玄宰见赠九岳长青图 其四。明代。张萱。当年游兴最飞骞,杖底烟霞已饱餐。一壑一丘堪自老,于今九岳即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