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为报知音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拟洛下分题》,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wèi bào zhī yī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
规模:(名)(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括的范围:~庞大。[近]范围。
凌霜容物虚心:(形)不自满,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雅言:1.古代指通行的标准语。2.正确的话;有道理的话。
见托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拟洛下分题》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筒的传承、凌霜高洁的节操、珍视虚心容物等,表达了诗人对于雅言传承与知音相通的渴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
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
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
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托,
终为报知音。

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诗筒、凌霜、虚心和知音等元素展开。

诗词开篇,提到了传承已久的诗筒,以及元白所裁制的诗筒。这里以诗筒作为隐喻,表达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诗筒的传承象征着雅言的传扬,代代相传。

接着,诗词描述了凌霜的高洁节操。凌霜一词表达了高洁不群的品性,暗示了作者对于诗人应当保持高尚品德的期望。这种高尚的节操与凌霜的态度相呼应。

诗中提到容物贵虚心,强调虚心谦逊的重要性。容物指的是一种对物质的态度,表示应当珍视物质而不沉迷其中。同时,虚心也是一种心态,表示诗人应当保持谦逊的态度,虚怀若谷。这种虚心的态度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词提到了关河之远以及雨雪之深。这里的关河远和雨雪深在诗中可能是隐喻,代表了坎坷和困难。作者表达了对于困难环境的坚韧和不屈。

最后,诗词谈到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雅言指的是高雅的言论,见托表示得到认可和接纳。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文能够被知音所领悟和赏识的希望。知音在这里代表了欣赏者和理解者,也象征了精神上的共鸣和交流。

综合来看,《拟洛下分题》通过描写诗筒的传承、凌霜高洁的节操、珍视虚心容物等,表达了诗人对于雅言传承与知音相通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于诗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追求的理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