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处成峰只自奇。近现代。钱钟书。枕席凉新欲沁肌,流年真叹暗中移。已产蟋蟀呼秋至,渐觉灯檠与夜宜。一岁又偷兵罅活,几絇能织鬓边丝。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
《立秋晚》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枕席凉新欲沁肌,
流年真叹暗中移。
已产蟋蟀呼秋至,
渐觉灯檠与夜宜。
一岁又偷兵罅活,
几絇能织鬓边丝。
暮云不解为霖雨,
闲处成峰只自奇。
诗意:
《立秋晚》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秋天到来的期待。诗人坐在席上,感受到凉爽的感觉渗透到肌肤,这使他感叹时间的流转之快。他注意到已经有蟋蟀开始鸣叫,它们呼唤着秋天的到来,而灯檠的光亮和夜晚更加相得益彰。诗人意识到一年又一年悄悄逝去,岁月如盗贼般偷走了宝贵的时光,只留下一些细微的痕迹在我们的鬓边。暮云不知何时变成了绵绵细雨,这种变幻让人感到奇妙,而在宁静的地方,一座座山峰如此引人注目,似乎只有自然界才能创造出如此奇景。
赏析:
《立秋晚》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具体的描写,传达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他观察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蟋蟀的鸣叫和天空的变幻,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思。
诗中的"枕席凉新欲沁肌"表达了立秋时节的清凉感受,让人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已产蟋蟀呼秋至"揭示了秋天即将到来的迹象,而"灯檠与夜宜"则强调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一岁又偷兵罅活"表达了时间的不可挽回性,岁月如同小偷一样偷走了宝贵的时光。"几絇能织鬓边丝"则暗示了岁月给人带来的衰老和痕迹。"暮云不解为霖雨"和"闲处成峰只自奇"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唤起人们对奇妙和不可预测性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准确地捕捉了时间流转和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读者可以通过细细品味这首诗词,领略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感悟。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