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公认取一弯钩。金朝。王哲。已得灵符万事休。百冤退尽任他愁。好把琼浆添满腹。更将金髓盈头。都为十因得此由。翁婆婴姹住绸缪。教我携将三直柄,请公认取一弯钩
《得道阳》是元代王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已经得到灵符,从而解除了万事的烦恼,百姓的冤屈也得到了平反。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饮满琼浆的神仙,头顶上也充满了金色的髓质。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因为他坚持了十个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实施,像翁婆婴姹一样巧妙地织成了一张绸缪。诗人请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这三把直柄,以便得到一把弯钩,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
这首诗词蕴含着一种追求得道的心境,诗人通过得到灵符的援助,解决了各种困扰和烦恼,使得自己得以超脱尘世的纷扰。诗人以饮满琼浆和金髓盈头来形容自己,表达了他已经获得了超凡的境界和高尚的品质。诗中的十个因和三个直柄,暗示了诗人在追求得道之路上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而最后一句请公认取一弯钩,则是对读者提出的思考和寻求帮助的请求。
整首诗词构思独特,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己得到灵符、解决烦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得道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描写中融入了神话中的琼浆和金髓的意象,给人以尊贵和神秘的感觉。同时,通过十个因和三个直柄的引用,呈现了诗人对于追求道义和真理的坚持和指导,体现了他的智慧和领悟力。最后一句则呈现了一种对读者的呼唤和期待,使得整首诗词更具有启示性和交流的意味。
这首诗词的独特意象和深远思想,使得它成为元代文学中的佳作。它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出追求得道和超脱尘世的境界,以及探索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思考自己在追求真理和道义过程中的坚持和奋斗。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