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求我我求童。元代。仇远。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卢山下义门中,
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
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
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
便合移家随葛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送别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的场景。诗人仇远在东卢山下的义门中,看到主人兴致勃勃地搭建讲席招待前去拜访的蜀翁。主人挑选宾客,宾客也挑选主人,彼此之间互相追求。通过亲眼见证杰出人才的识时明理和审视出身背景的能力,以及在道义之间建立的深厚友谊,诗人表达了合适的人应该像庞老那样能够被人们尊重,就像跟随葛公一样,愿意迁移家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人际关系和社交交往的复杂性。通过选择字词和场景的描绘,诗人仇远传达了他对人情世故和人与人之间相互选择的理解。他在诗中提到了童蒙和俊杰,暗示了不同年龄段和身份背景的人都参与其中。诗人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表达了人们在社会中相互选择和结交朋友的重要性。
诗词中还通过对庞老和葛公的提及,展现了对德行和品质的敬重。庞老是指庞统,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以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而著称。葛公指的是葛洪,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道士,他的作品主张修身养性,强调仁义道德。通过引用这两位人物,诗人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义准则的追求。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交往、选择和友情的思考。仇远通过描述这一场景,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对品德高尚的人的敬佩,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道义的珍视。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品味的空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