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杂兴(十三首)

江村杂兴(十三首)朗读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村贫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情绪。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陋巷泥三尺,
无人访隐沦。
窗鸣风减睡,
炊断雨添贫。

这个江村的小巷泥泞深达三尺,人们不来探访我这个隐居的人。窗户因风声而不能入眠,炊烟因雨水而更加贫瘠。

这首诗通过描绘贫瘠的环境和作者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个冷落的江村景象。陋巷的泥泞、无人前来探访,窗户的风声和炊烟的稀薄,都象征着作者孤独、贫困的生活。这种贫困的环境与作者内心的困苦相互映衬,使诗中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野路花迎客,
江桥柳送人。
暂须依薄俗,
憩此窜余身。

野路上的花朵迎接着客人的到来,江桥边的柳树为人们送行。作者不得不暂时依附于俗世的琐事,以此来安身立命。

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中,作者感到自己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只能暂时顺从于俗世的琐事。他用"野路花迎客"和"江桥柳送人"来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体验。这里的花和柳树象征着热闹和离别,与作者孤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贫困、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作者通过这种写作方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诗意和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

猜你喜欢

锦绣江山拱帝畿,上皇曾此驻龙旗。三年出守劳绥抚,再命专城遇眷知。

桑柘千村丰庶日,歌钟万户太平时。送君重去宣王化,明世休论治茧丝。

()

露激风抟岸草秋,揽衣可处上兰舟。
无方始是知方者,莫效支师泥沃洲。

()

游子渺天末,晨光东南驰。
良时不易晤,胡为徒来兹。
丛柏结夏塔,轻蒲生夕颸。

()

已矣焉哉,之乎者也。悟来好把番番舍。童蒙训授费精神,因循莫使头生雪。飞矢年光,忍教虚设。殷勤说破修仙诀。一枝丹桂肯跻攀,与君

()

半响帘纤,霎时澎湃,忽然飒飒萧萧。正黄昏近也,分外声骄。

扶病小楼凝听,听屋角。飞瀑奔涛。淋铃曲,何须重谱,已足魂销。

()
人生如梦终当觉,世事非天孰可凭?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所闻要足敌忧患,吾道岂其无废兴?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
()

人爵非贵,天爵惟尊。
贤哉惠侯,兴学祁门。
祁门之士,夙号有文。

()

绝顶多奇石,巑岏聚一丛。悬崖临巨壑,叠嶂吼长风。

屐折危栏转,筇支曲磴通。扶桑遥在望,落日晚潮红。

()

阿婆饼焦,阿婆饼焦!阿婆年少时,羹汤能手调。今日阿婆昏且骄,汝辈不解事,阿婆手自操。

大妇来,口譊譊。小妇来,声嚣嚣。都道阿婆本领高。

()

霜杵已三更。思亲梦不成。忆当年、血泪交迸。遍觅稻梁供菽水,甘旨计、苦难盈。

听彻一声声。教侬恨更生。叹天涯、雨雪飘零。燕雀安能知抱负,反笑汝、字纵横。

()
()

小玉相呼起问春,阶前草色上罗裙。玉钗半堕无聊赖,欲倩牙纤理乱云。

()

地何必生山川,天何必有日月。一升一沉使我老,南北东西令人别。

洪河之水孤蓬根,不知似我还似君。神州萧条寰宇黑,英雄失路归何门。

()

黄鹄一飞几千里,高标矫矫离风尘。宗元有恨为司马,郭泰无名与党人。

富贵致身何用早,是非论事或难真。二君旧日皆知己,旅食他乡莫厌贫。

()

柴扉终日掩,高卧翠微閒。春树雨中寺,夕阳江上山。

身閒肩早息,吟苦鬓全斑。欲买扁舟去,携筇一叩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