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佛本无相。宋代。李昴英。作佛本无相,为僧却要钱。岂无人割舍,为结恶因缘。
诗词:《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
译文: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李昴英的作品,表达了行者(指出家修行的人)尽管佛法本无相,但在现实中仍需要金钱的支持来购买度牒(指佛教中为亡者超度的文书),以解脱生死轮回。作者认为这种现象背离了佛法的本义,因为行者本应超越财富的束缚,追求无我境界。然而,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舍弃金钱的诱惑,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行者们也被迫与恶因缘相结合。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出家行者们追求解脱却又不得不依赖金钱的矛盾心境的思考。在佛法中,无相即是指无固定的形象和实体,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桎梏。然而,作者指出了现实生活中行者们需要钱财的现象,暗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作者用"割舍"一词暗示了舍弃金钱的困难,以及恶因缘的纠缠,进一步突出了行者们的困境。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佛教修行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昴英。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