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声溢九州。宋代。李曾伯。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汗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甲申宁庙挽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曾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德化勤三纪,
美德辉映千秋,不懈努力已有三纪。这里的三纪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努力和奉献。作者表达了对美德的赞美和崇敬。
仁声溢九州。
仁德的声音传遍九州大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仁爱之德的广泛传播的期望和赞美。
汗衣昭禹俭,
尽力勤俭,明亮如汗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勤俭节约的推崇,将其比喻为昭示世人的光明。
昃食轸文忧。
即使在饥荒的时候也不忘忧虑百姓。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关切,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润色恢鸿业,
精心修饰伟大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升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艰难启燕谋。
艰难困苦中启发智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困难面前勇敢面对、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和智慧。
中兴宗汉庙,
振兴宗庙,继承汉朝的光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兴盛和文明传统的传承的追求。
端自敬天休。
端正自己,尊敬天命,让天下安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个人自律和天命尊重的态度,以期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德、仁爱、勤俭、关切、创新、智慧、传承以及个人自律的赞美和追求,表达了李曾伯对国家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关注。通过这些美好的品质和价值观的传承,他呼吁人们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该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作者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期望和追求。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