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傍粉墙人寂寂。宋代。李曾伯。满林松竹翠交加,路过衡阳得几家。门傍粉墙人寂寂,一陂春水数株花。
《衡阳道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路过衡阳的景象,展现了衡阳道路两旁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满林松竹翠交加,
路过衡阳得几家。
门傍粉墙人寂寂,
一陂春水数株花。
诗意:
这首诗以衡阳为背景,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和衡阳的宁静氛围。作者在路过衡阳的时候,看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松竹林。衡阳的道路两旁是绿色的松树和竹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衡阳的风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衡阳景色的赞美和感受。作者通过描绘满林的松竹,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繁茂。诗中的“满林松竹翠交加”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通过“门傍粉墙人寂寂”,作者表达了衡阳的宁静和人们的宁静生活状态,这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给人一种舒适和宜人的感觉。最后两句“一陂春水数株花”,通过描绘春水和花朵,展示了衡阳的生机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衡阳的景色和氛围,诗意清新,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衡阳的美丽和宁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以其简洁、生动的表达方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衡阳的景象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和宁静。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