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潇湘万里馀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jǐn xiāo xiāng wàn lǐ y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
潇湘: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2.湘江与潇水的并称指湘江,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知己:(名)彼此了解,情谊深厚、关系密切的朋友:海内存~,天涯若比邻。
忆吾庐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临水计吏公车:公车gōngchē∶公共汽车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公家的车辆∶汉代官署名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若问唯有:只有:~努力,才能进步。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尽潇湘万里馀,
走遍了潇湘地区的千里之外,

少逢知己忆吾庐。
很少遇到知己,我想起了我的小屋。

数间茅屋闲临水,
几间茅屋静静地临水而居,

一盏秋灯夜读书。
一盏秋灯下夜晚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
距离遥远,何时能随行政官员而去,

策成终自诣公车。
一旦政策实现,最终也要自己去上朝。

剡中若问连州事,
如果在剡中有人问起连州的事情,

唯有千山画不如。
只有千山万水的美景才能形容出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刘禹锡对朋友曹璩离去的送别之情。刘禹锡行走了潇湘地区的万里之余,却很少能遇到知己,因此在送别曹璩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屋。诗中描绘了诗人的茅屋静静临水,他在秋夜里点亮灯火读书。然而,尽管他渴望能够跟随政府官员一同远行,参与国家大事,但他最终明白,只有千山万水的景色才能媲美连州的壮丽景色。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同时抒发了对远方壮丽景色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远方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