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污隆道不穷

出自宋代王柏的《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yǒu wū lóng dào bù qió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多少门人迹已空,后生久矣失遗风。
圣贤立教无今古,时有污隆道不穷
()
后生,久矣失,遗风,圣贤,立教,今古,污隆

诗词:《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王柏

译文:
多少门人迹已空,
后生久矣失遗风。
圣贤立教无今古,
时有污隆道不穷。

诗意:
这首诗是对拜谒二先生墓时的感慨之作。诗人王柏凝望着先生的墓地,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他看到多少门人的足迹已经消失,他们的声名已经消散于历史之中。后来的一代人已经久远地失去了先生的遗风和教诲。诗人认为圣贤的教诲并不限于过去或现在,它超越了时间的界限。然而,时代中也不乏一些污浊的风气和道德败坏的现象,这种道不尽的境况一直存在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拜谒先生墓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道德风尚的担忧。诗中的"多少门人迹已空"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人们的消逝,历史的变迁使得先生的教诲逐渐被遗忘。"后生久矣失遗风"则表达了后人已经久远地失去了先贤的精神风范和影响。诗人认为圣贤的教诲是超越时间的,不分今古,但他也意识到时代中存在着道德败坏的现象,这种污浊的风气似乎无穷无尽。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先贤的尊敬和对时代风气的反思。诗人王柏以深邃的思考和对历史演变的洞察力,反映了他对道德价值的关注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这首诗在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之余,也呈现了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传承、道德观念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