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边头数万兵

出自宋代王迈的《二朋阅邸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dào biān tóu shù wàn bī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闻道边头数万兵,倒戈归我我遗民。
处降失策国非国,清野无粮人食人。
关外数州城不猎,山阳孤戍草无春。
书生忧愤空头白,自有经纶社稷臣。
()
闻道倒戈:(动)在战争中掉转武器打自己人。
遗民:遗民yímín∶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食人:侍候人。供人食用。
孤戍无春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忧愤:(形)忧闷愤慨:~而死。
空头:1.有名无实。2.无根据;没来由。3.假账。4.旧时从事投机交易的人,预料货价将跌,先卖出期货,俟跌价后再买进而赚取差额。5.空白。
自有:自身拥有的,本来就是自己的。
经纶:(书)①(动)整理蚕丝,比喻治理国家:~济世|~天下。②(名)指政治才能:一展~|满腹~。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

《二朋阅邸报》是王迈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边境上发生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和社稷安危的关切,以及他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闻道边头数万兵,
倒戈归我我遗民。
处降失策国非国,
清野无粮人食人。

这首诗的开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揭示了边境上数万敌军的消息。"闻道边头数万兵"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消息的感知,引起了读者的关注。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倒戈归我我遗民",意味着他希望那些倒戈归附的士兵能回到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人民。

接下来的两句诗"处降失策国非国,清野无粮人食人"揭示了国家的困境。"处降失策"指的是降敌的策略错误,使国家陷入被征服的境地。"国非国"表明国家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失去了主权和独立。"清野无粮人食人"描述了战乱造成的严重食物短缺和人民的苦难。这些描写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触动和共鸣,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关切和痛心。

关外数州城不猎,
山阳孤戍草无春。
书生忧愤空头白,
自有经纶社稷臣。

接下来的两句"关外数州城不猎,山阳孤戍草无春"通过描绘边境地区的荒凉和冷落,进一步强调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困境。"关外数州城不猎"暗示了战乱导致边境地区的繁华和活力消逝,人们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山阳孤戍草无春"则表现出战乱使得山阳地区的孤寂和草木凋零,没有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书生忧愤空头白,自有经纶社稷臣"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思考和决心。"书生忧愤"意味着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困境感到愤怒和忧虑,而"空头白"则表明作者的努力和奋斗似乎毫无意义。然而,作者并不消极,而是表示"自有经纶社稷臣",意味着他相信国家仍然有着正确的统治者和治理之道,他们将能够挽救国家的危局。

通过对《二朋阅邸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王迈在这首诗中以深刻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首诗通过对战乱背景下的人民疾苦的描绘,呼唤着社稷臣子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