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嫌山水太分明。宋代。苏泂。青山何似越山青,年少经行得老生。欲结茅庵江上住,却嫌山水太分明。
诗词:《江头曲》
作者:苏泂(宋代)
中文译文:
青山何似越山青,
年少经行得老生。
欲结茅庵江上住,
却嫌山水太分明。
诗意和赏析:
《江头曲》是苏泂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诗中的第一句"青山何似越山青",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越山的美丽与宜人之感。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人们对它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年少经行得老生",表达了作者年轻时游历山水的历程,使得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人生的阅历和智慧,仿佛年轻时已经历了很多岁月,使得他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成熟。
接下来的两句"欲结茅庵江上住,却嫌山水太分明",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他想要在江边建造一座茅庵,与山水为伴。然而,他却感到山水过于清晰明了,似乎不够含蓄和隐晦。这里的"山水太分明"可以被理解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色,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内涵。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通过对越山美景的描绘,以及表达年轻时代走过的旅程,作者展示了自己的感悟与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中的表达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崇尚山水意境和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