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每恨沙土蚀

出自宋代刘学箕的《分题得雪浪斋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ài lè měi hèn shā tǔ sh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广大:(形)①(面积、空间)宽阔。[近]广阔。[反]狭小。②(范围、规模)巨大:有~的组织。③(人数)众多:~群众。
奇怪:(形)跟一般情况很不一样:这种鱼形状很~。[近]离奇|古怪。[反]平常|普通。②(动)意想不到,难以理解:~,他怎么知道了?
岩石:1.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矿物体,其一部分是生物成因的(如煤),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构成地壳的很大一部分。2.高大的石块;大石块。
达者沙土: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
美质:美质,读音měi zhì,汉语词语,指美好的素质。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也泛指诗人。
讽诵:(书)(动)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地诵读。
世宝不减:不减bùjiǎn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和氏壁

《分题得雪浪斋石》是宋代刘学箕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山石为题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叹和思考。通过形容广袤的大地和千山万岳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诗中提到的"雪浪斋石"是一种奇特而美丽的石头。作者认为,只有那些有心灵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这种石头的价值,而世俗之人往往无法领悟其中的美妙。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偶然获得这块石头后的喜悦和心境。他将石头置于巨盆之中,清水泛起涟漪,石纹像雪浪般自然展开。作者对这块石头的钟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常常吟咏这首诗,希望能够以诗歌的力量将自己的心境传达给石头。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他希望有人能够志于写作,将自己的才情和心境融入到墨迹之中,以此与自己的石头相呼应。作者认为,诵诗和绘画都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方式,它们可以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通过作者对雪浪斋石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