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居鼎鼐

出自宋代徐照的《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dāng jū dǐng nà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
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平地:表面平坦的土地。
碑记:碑记bēijì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
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宿觉庵的景象,同时引发了对曹溪禅宗的讨论。诗人通过庵中建筑的描述和碑文的记载,展示了曹溪禅宗的历史传承和对修禅境界的思考。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修行禅宗是否仅仅在于学习修禅的技巧和方法,还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宿觉庵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庵基平地筑和碑记远人传的描绘,展现了宿觉庵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之久远。种竹初遮日和蔬岩只欠泉则呈现出庵中的自然景致,描绘了宁静幽雅的禅修环境。

诗末的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抛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诗人表达了他对修禅的理解,认为修禅并非仅仅在于学习修禅的方法和技巧,而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修禅境界的层次。他暗示修禅的目的是要超越技巧和方法,进入更高的境界,与鼎鼐(指高尚的品质和境界)相应。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庵中景象和禅修意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曹溪禅宗的思考和对修禅境界的追求。它既展示了景物的韵味,又融入了禅宗的哲思,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徐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