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无非学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张隐君挽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ù shì wú fēi xué,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
儒果误身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笔底君臣:君主与臣下。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指主食和副食。
安乐堂有子不止:(动)①不停止:生命~。②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他们~五个人。
千人

《张隐君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重视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作者认为接触各种事物都是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儒家经典的学问,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他相信通过学问,能够认知天地万物,通过书写能够确立君臣之道。在安乐堂前赏月,枕上追忆春天的美好时光,他认为这样的安逸生活应该是家庭的幸福。然而,他提到自己的家庭有子嗣,意味着他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要为更多人谋求幸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责任的看法。作者强调学问的广泛性,认为任何事物都能成为学习的对象,且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的经典知识。他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认为通过学问认知天地万物,通过书写来确立君臣之道。这种观点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视,并强调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对于家庭的美好愿景。他在安乐堂前赏月,枕上追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于家庭幸福的向往。然而,他提到家中有子嗣,暗示了他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要为更多人谋求幸福。这种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责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展现了对于家庭幸福和社会责任的向往。这种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