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那得桃花台。宋代。赵蕃。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只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携家逃离长城的戍卒生活,定居在桃花台旁的妙香院中。虽然他们逃离了秦朝苛捐杂税的压迫,但后来晋朝南渡开辟的时候,他们又重新迁往这里。当时并没有神仙传说,这首诗词是赵蕃自创,诗体为五言绝句。如今,这首诗词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墨客描绘的题材之一,但如今桃花台上的楼台树木已经苍凉,只有图画中才能看到当初的景色。
诗词以桃花台为背景,桃花被玄都传说中的神仙所称赞,与诗人的梦境产生了联系。诗词中表达了对桃花台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神仙与佛教的思考。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桃花台下清溪旁的生活,虽然他渴望与仙佛相见,但却只能空悬于幻想之中,无法实现。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这种现实的无奈与困扰。
这首诗词通过桃花台和妙香院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和渴望。同时,诗人的思索和怀疑也体现了对人生、命运和信仰的思考。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赵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桃花台和仙佛的思念与向往,并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呈现了一种无法达到理想境界的困扰与迷茫。这首诗词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给人以思考人生的启示。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