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蒲细软方炉烘

出自宋代赵蕃的《夜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uán pú xì ruǎn fāng lú h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竹风疏疏雨打篷,松风汤汤水赴洪。
道人闻尘扫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聋。
山斋夜坐僧趺同,团蒲细软方炉烘
灯花开落纵匆匆,我今无害斯无凶。
()
汤水,道人,不如,花开,匆匆,无害

《夜坐》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风疏疏雨打篷,
松风汤汤水赴洪。
道人闻尘扫未空,
不如杜老前月聋。
山斋夜坐僧趺同,
团蒲细软方炉烘。
灯花开落纵匆匆,
我今无害斯无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夜晚独坐的情景。竹林中疏疏的风吹动着雨打在篷上,松风轻轻拂过水面,水流向着洪水之中。道士听到尘埃的扫动声,但并未清扫干净,与聋哑的杜老相比,他的修行似乎不够纯熟。夜晚,山间的禅房里有僧人盘腿而坐,一同参禅。细软的蒲团被放在方炉上烘烤,灯花开放,然后又匆匆地落下。诗人表达了自己此刻心境的宁静和安宁,他没有遭受任何伤害,也没有遭遇灾难。

赏析:
《夜坐》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宁静的夜晚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状态,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宁和。竹风、松风、雨声、水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与人物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思考和领悟。诗中的道人听到尘埃扫动声,但未能完全清扫干净,与杜老的前月聋相比,表明自己的修行还有不足之处。然而,在山斋中,诗人与僧人一同坐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团蒲细软放在方炉上烘烤的景象,以及灯花的开放与落下,都传递出一种时间的流动和转变,与人生的无常相呼应。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给人以静心思考和沉思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