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朗读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亭新雨余,
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
鱼行白石上。

中文译文:
小溪边的亭子中残留着新雨,
秋天的色彩在水面上明亮荡漾。
鸟儿穿过夕阳的光中,
鱼儿在白色的石头上游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溪光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苏辙通过描述亭子旁的小溪、秋天的色彩、鸟儿和鱼儿的活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溪亭新雨余"揭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暗示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秋色明滉漾"表达了秋天的景色在水中明亮、荡漾,给人一种明亮、活泼的感觉。

下两句"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则描绘了鸟儿穿过夕阳的光线,以及鱼儿在白色石头上游动的场景。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活动,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美的追求。它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生机,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同时,诗中的描写也反映了苏辙对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它展示了苏辙作为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并传递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讴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
蛩多喧向夕,蝉寂罢吟风。
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
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
()

为巢倒悬树,窍窍自成房。
螫人虽有毒,终为人所伤。
()
雪*霜林,□一夜、报春消息。
看是处、青回柳眼,粉匀梅额。
和气已回倾斗阙,寿星更喜明南极。
问四□、节物奉谁欢,辽东客。
()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有客有客径相过,梅边赋诗如逊何。却誇老鬓期霜黑,不悟苍颜带酒酡。

留诗岂谓云山远,僻地仍嫌恶少多。闻说鹤林来枉顾,酒船诗担重摩挲。

()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

休听尊前懊恼歌,听时愁绪越添多。平生事业今如此,后此光阴更几何。

三过玄都惟梦得,重游赤壁是东坡。老怀容易悲陈迹,不信观棋有烂柯。

()

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棕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幽幽苔烟碧。

()

绿阴门巷掩柴扉,五月江南笋蕨肥。何处清香来马上,满山开遍野蔷薇。

()
杖头桃起碧山云,剑气擘开沧浪海。
鞭龙笞凤游八区,长啸一声天浩荡。
()
壮游湖海几经年,老气凌云雪满颠。
诗思已成芳草梦,归心又上木兰船。
长亭人折春前柳,驿路梅开雪后天。
万壑千岩旧形胜,酒樽茶灶向谁边。
()

潇潇暮雨湿行装,托宿仙宫夜正长。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

常怀鹤背人如玉,未就丹砂鬓渐霜。叹息登高无限意,天涯明日又重阳。

()
江上维舟稳,人间行路难。
数朝花雨细,一夜社风寒。
燕语能留客,蛙鸣岂为官。
苦吟成底事,赢得瘦团栾。
()
此身已坐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
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

艺苑灵光四十春,翩翩奇气上青旻。飞翔鸾鹤三千界,惨淡龙蛇百六辰。

北岭彦伦非异族,东吴公瑾是前身。宗雷绮岁耽玄寂,禽尚生来习隐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