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公子莫知名

出自宋代虞俦的《石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liáng gōng zǐ mò zhī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杯酒流行四座倾,此君风味始峥嵘。
捣残薑桂嫌无韵,扫尽茅柴不到酲。
崖谷野人羞自荐,膏粱公子莫知名
攀萝采撷天寒甚,谁念终朝掬不盈。
()
流行:(动)广泛传布;盛行:~色|~歌曲。[近]风行|盛行。[反]过时。
四座:四座,汉语词汇,拼音是sì zuò,意思是指坐在周围的人。
风味:(名)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小吃|家乡~|四川~。
峥嵘:(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山势~|殿宇~。
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崖谷:山崖,喻指严峻的气度。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自荐:自己推荐自己。
膏粱:(名)①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饭菜。②比喻有钱人家:~子弟。
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知名:(形)著名;有名(多用于人):海内~|~人士。[反]无名。

《石芥》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杯酒流行四座倾,
在这里,杯酒之风充斥四周,酒势势如破竹,
此君风味始峥嵘。
此人的风味初现雏形,展现出崭新的风采。

捣残薑桂嫌无韵,
捣碎了的姜和桂皮,因为没有了原本的香味而被嫌弃,
扫尽茅柴不到酲。
清除了所有的茅草和柴火,却无法使酒变得更加醇香。

崖谷野人羞自荐,
在崖谷中的野人羞于自荐,
膏粱公子莫知名。
而养尊处优的公子却毫不知晓这位野人的名字。

攀萝采撷天寒甚,
攀爬着藤萝采摘花朵,天寒异常,
谁念终朝掬不盈。
但无论多么努力采撷,也无法盈满一掬。

诗中描绘了几个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深层的思考和情感。首先,诗人描述了杯酒流行的盛况,展示了这位主人公风味初现的峥嵘之感。然而,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一些无法达到完美的事物,如捣碎的姜和桂皮,扫尽的茅草和柴火,以及无法盈满的采摘之劳。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失望和不圆满的情绪,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辛酸和努力的无奈。最后两句则暗示了一种被忽视和无名的感受,野人羞于自荐,膏粱公子却对他毫无所知,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个体价值和存在感的思考。

总的来说,诗词《石芥》通过几个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不完美和努力无果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体价值和存在感的思索。这种思考在宋代的文人境遇中是常见的,也与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有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