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唐代。李白。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参考资料:
1、安旗 阎琦.李白诗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204-207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95-596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的漫游时期。当时李白在单父游历,恰逢其本家兄弟李沈也从咸阳来到此地。于是李白、李沈、李凝兄弟三人欢聚、游猎。李沈要回秦地,李白、李凝在东楼上为他饯行。李白因作此诗送别。
参考资料:
1、安旗 阎琦.李白诗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204-207
2、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04
3、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咏鲁诗选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648-650
此诗借送人还京,自抒被放去朝之恨及眷恋长安之情。首两句,诗人以简单的疑问句,说明诗人是从何处归来。“劳”、“苦”字都为下文的“沐猴”、“牛滞”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慢慢引出受排斥、遭打击的处境。
第三、四句以猕猴自喻,前句谓己不堪着冠带在朝,后句谓己困顿迟滞于东鲁。诗人说那些腐朽权贵活像猕猴带高冠,不值得一谈,自己却如骑土牛一样,政治上受打击、排挤,滞留在这东鲁一带,长期停留在低微的官职上。诗人借“沐猴而冠”用来讽刺当时的权贵,说他们毫无政治眼光,只不过是带帽子的猴子,不足言,不值得一谈,表达诗人对那些“沐猴而冠”的权贵投以极端的蔑视。
第五至十二句,主要描写了诗人、李沈与李凝的离别时情景。李白这里是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与李沈离别。“绝”字是说感人的琴声也弦断音绝了,表达诗人不愿看到离别这一幕。“惜”字道出了送客的人都恋恋不舍,更道出了诗人的叹惜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这里是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比喻离别。这里比喻与李沈分别。
第十三至十六句,诗人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与李沈离别,想象李沈走后的思念情怀。
第十七至二十句,诗人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皇帝所亲近的臣下,虽然遭受打击,但仍然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句,诗人在这里用屈原的遭遇来喻指自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愤懑心情;以崔姻得罪窦宪被贬一事,比喻自己因反对腐朽权贵而受到打击。
第二十三至二十六句,诗人在政治上受打击的创伤很重,又像断了翅膀的孤雁,随着被风吹起的蓬草翻飞,听见虚发的空箭声就从天上掉下来了。诗人以张长公比喻自己已经被迫离开朝廷,无法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坠”字表面上是描写断了翅膀的孤雁听见虚发的空箭声而坠落,实质是表达诗人自己受排斥、遭打击的愤懑情怀。“怜”字有怜惜、悲凉之意,诗人因为没有人怜惜像他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悲凉和痛苦。反衬出唐王朝统治的黑暗政治现实。
诗的结尾,诗人又以辛辣的笔锋,把矛头直指以唐玄宗为首的唐王朝统治,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久弃青云土”的黑暗政治现实。
参考资料:
1、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咏鲁诗选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648-650
2、李 晖.李白诗选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15-118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忍俊九首 其五。明代。王夫之。波斯匿王不自知,恒河未改雪飘眉。流沙瀰瀰鱼虾少,惆怅滩头立鹭鸶。
至前一日同诸子过雪斋因闻再举子。明代。释函可。相携莫怯晓风吹,盼盼天回一线期。田到荒年偏种玉,松于雪际更生枝。因多男子嫌多累,不愿公卿但愿痴。团坐竟忘寒彻骨,敲冰共和洗儿诗。
萍乡泛小舟下湘东绝句 其二。明代。符锡。湘春日日雨,湘水夜来高。莫道刀舟险,吾尝学自操。
诗偈 其一○一。唐代。庞蕴。我观三界有,有人披草舍。蛇鼠同穴住,白日恒如夜。鸠鸽为亲情,罗刹同心话。五狗常嘷吠,思之令人怕。我观总是幻,虚空名亦假。放牛吃草庵,三生同一化。
水龙吟 送蕙愔南归,并寄超农。清代。何振岱。思归却送人归,西风落叶长安道。归人自乐,怎知镜里,思归人老。桑柘松楸,三椽万卷,都萦怀抱。尽年年羁客,登山临水,只心羡、南飞鸟。还愧乡关书到。讯归期、几愆迟早。湖山俊赏,琴尊冷趣,离肠千搅。别后蒲团,吟边兰篆,各怜昏晓。算者般身世,去留随分,待怎生好。
羽人之宫邻五老,杖屦欣然事幽讨。那知一夜雨翻盆,山路难行愁滑倒。
世间违意常八九,万事皆然宁自保。山灵岂是秘幽奇,欲结清欢故相恼。
自罗汉院欲游寻真观雨作不果遂次栖贤闻寻真景物尤美留为异日不穷之赏赋诗纪之。宋代。李纲。羽人之宫邻五老,杖屦欣然事幽讨。那知一夜雨翻盆,山路难行愁滑倒。世间违意常八九,万事皆然宁自保。山灵岂是秘幽奇,欲结清欢故相恼。传闻景物冠庐山,小殿飞楼更精巧。古潭摇荡明月光,绿萝青松覆烟草。屏风九叠云锦张,古来诗句谪仙好。山中道士不出门,玉杵金丹手亲捣。我方放浪谢冠裳,未觉山林迹如扫。真游傥有不尽缘,容我他年来访道。
游箱根 其二。清代。黄遵宪。群峰插云中,结屋峰头住。濛濛万云海,凭空无寸土。开窗起看云,迷茫若无睹。一云忽飞来,一云不肯去。一云幻作龙,盘旋绕层柱。关窗急遮拦,攒隙细如缕。须臾塞破屋,真气满庭户。解装张行囊,呼童共捞取。大风卷地来,团作黑烟聚。隐隐闻雷声,乍似婴儿怒。遥知百万家,已洒三尺雨。我方跂脚眠,梦骑赤龙舞。直倾天河水,远向并豫注。侧身起西望,梦堕云深处。
平川道中。宋代。李若水。客子结征衣,伺明鞭瘦马。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归雁嘶层云,饥乌啄平野。墙花初压枝,桥柳已盈把。春岸坐渔人,晓陇来耕者。风埃政无聊,怀抱何由写。
幽怀用梦庵张丈韵 其二。金朝。段成己。自叹行藏久谬悠,多君雅志在林邱。一生断向閒中了,百计何劳分外求。总把行年偿酒债,更将馀日费诗筹。胶胶扰扰人閒世,一笑尊前万事休。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魏晋。卢谌。相彼反哺。尚在翔禽。孰是人斯。而忍斯心。每凭山海。庶觌高深。遐眺存亡。缅成飞沉。
泊锡山过王彦贻宅。明代。欧大任。尔家犹未定,道在固应穷。一仕何妨隐,千言已自工。佣堪依庑下,世亦避墙东。旧雨来今客,沙头系短蓬。
近村。宋代。陆游。家居每思出,出亦无与游。江山岂不佳,乃复生我愁。不如适近村,家家业农畴。深巷鸣鸡犬,长陂下羊牛。枣熟稻当获,桑落酒可篘。宁无宾祭须,柿栗良易求。医翁日过门,得药疾自瘳。婚嫁不出村,百世加绸缪。我来每绝叹,恨不终岁留。人生正应尔,底事须王侯!
钟山人昔曾被役西方暇日为予说所见因书以赠。明代。顾孟林。 闻君昔日过凉州,千里黄河一曲流。曾见西山遮虏塞,云间孤戍为防秋。
登塔用杜韵是岁北虏寇边南海水溢龙斗。明代。朱朴。岩谷天清落木哀,曲阑凝睇首频回。南州地坼群龙斗,北塞秋高万马来。舍利有灵藏宝地,丹梯无路上瑶台。长歌未尽登临兴,欲挽沧溟入酒杯。
济江逆田开府过西阳俞氏家林。宋代。薛季宣。轻舟时复到齐安,一过俞家一黯颜。江打颓墙开野径,篁生故垒上家山。萧骚城郭尘埃外,缥渺烟霞云水间。便好系船终日卧,官曹不许片时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