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都干元夕

次韵潘都干元夕朗读

《次韵潘都干元夕》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以及年轻人一起集资放塔灯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草茂盛的六代陵,
元宵节的景色属于寺庙中的僧人。
在街头,年轻人们毫无牵挂,
共同筹款点亮塔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草木葱茏的六代陵,以及元宵节的风景,展现了一个欢乐而繁忙的节日氛围。诗人将元宵节的活动聚焦在街头年轻人的集资放塔灯上,他们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这个节日的喜悦。

诗中的"春草萋萋"描绘了春天绿草茂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六代陵"指的是历史上六位帝王的陵墓,这里用来形容春草丛生的景象,也映衬出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元宵风景属残僧"这句表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僧人,暗示了寺庙中的僧侣们也参与了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这种寺庙与世俗活动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宗教与尘世的交融态度。

"街头年少浑无事"这句描绘了年轻人们在节日里的无忧无虑的心情,他们没有烦恼和牵挂,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悦。

"共点油钱放塔灯"这句则展示了年轻人们的集体行动,大家共同筹款购买油料,点亮寺庙的塔灯。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展示了年轻人们的团结与合作,也体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繁忙,以及年轻人们无忧无虑的心境。诗中融入了寺庙、元宵节和年轻人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对于宗教、传统文化和年轻一代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欢乐和温暖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人行沌品三程路,蝉作阳关第四声。
待到日夕蝉歇处,无端促织替渠鸣。
()
小岫嶙峋炷宝熏,卷书闲对一窗云。
雁声忽向天边过,起立中庭看断群。
()

西风老泪断人肠,滴死坟前草树荒。明日还家重回首,白云何处是东阳。

()
残年脚力已摧颓,不谓登高尚可来。
每恨故人多爽约,那知今日共衔杯。
挪挲黄菊香仍在,怅恨朱颜挽不回。
君若此时犹惜醉,酒怀更待几时开。
()

小草自甘惭忸,大椿终古逍遥。不梦有莘五鼎,高挂箕山一瓢。

()

秋色共溪长,游人笑语凉。
萍开天倒影,莲堕水流香。
鱼罶和星漉,禽罝带雨张。

()

终岁之所怀,岂缘耄疾躬。上有明主仁,德比三圣隆。

人生非草木,宁昧造化功。出身儋禄爵,道存敬与忠。

()

咄咄陈生在,相逢尚黑头。风传中散弄,月照广寒游。

织屦长楗户,担簦不卧楼。醉来双眼白,未慑武安侯。

()

东南海上几仙山,巨浸洪涛漭瀁间。金银宫阙三千里,止许游仙日往还。

幻出群峰有机易,岩石巑岏瞰蛟室。扶桑堤岸对吞天,灵草汀洲连浴日。

()
繁弦疑渌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

早辞钟鼎乐丘园,盛福完名众所尊。星象忽惊前夕变,耆英今复几人存。

庙堂拟下哀荣诏,林壑空留杖履痕。总道庆源流不尽,一经传子又传孙。

()
山断峭崖立,江空翠霭生。
漫多来往客,不尽古今情。
月碎知流急,风高觉笛清。
儿曹笑老子,不睡待潮平。
()

督府养兵如养子,帛堆其家粟崇庾。

少不如意出怨言,恃功偃蹇骄其主。

()

投簪久矣老沧洲,共说神仙是隐侯。衣剪烟霞轻豸绣,家营云水比菟裘。

数茎瑶草千年绿,九月黄花一径秋。不用寻仙访真诀,姓名元已注丹丘。

()

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