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四方味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野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wú sì fāng wè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野居富薪炭,一暖敌重裘。
虽无四方味,鱼鳖亦易求。
古人爱山林,岂为口腹谋。
箪瓢颜不臞,乐道固无忧。
()
虽无四方味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乐道:很高兴谈论到某事物。
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野居》是姜特立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野外居住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我心灵自由的主题。

诗词中提到了居住在野外的人们取暖的方式,使用丰富的薪炭。他们只需一堆温暖的火焰就能抵御严寒,而这种温暖胜过了厚重的敌人的毛皮衣物。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人们并不需要过分追求奢华和物质的享受,简简单单的生活中也能获得真正的温暖和满足。

诗词中还提到了山林中的鱼鳖,这是一种寻常的野生动物。作者用它们来表达自然界中的丰富资源,暗示着在山林中生活,虽然没有世俗的名利,但仍然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自由和安宁的重要性。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古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向往山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宁静。箪瓢是简陋的饭食器皿,颜色不华丽,但作者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可耻,反而可以让人远离纷扰,享受到真正的乐趣。他们快乐地追求着道德修养,内心无忧无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野居》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和心灵宁静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野外居住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真正幸福和满足的主题,强调了追求精神追求和内在满足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