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书壁。宋代。王安石。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武陵春(般涉调)。宋代。张先。每见韶娘梳鬓好,钗燕傍云飞。谁掬彤霞露染衣。□玉透柔肌。梅花瘦雪梨花雨,心眼未芳菲。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晁二家有海棠去岁花开晁二呼杜卿家小娃歌舞。宋代。张耒。颇疑蜂蝶过邻家,知是东墙去岁花。骏马无因迎小妾,鸱夷何用强随车。
读书秋树根图。清代。姚鼐。秋容自老君方少,昕夕披寻岁月长。不识五车书就日,却须林叶几番黄。
春词二首。唐代。张琰。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昨日桃花飞,今朝梨花吐。春色能几时,那堪此愁绪。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甘露寺。宋代。梅尧臣。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
喜迁莺。宋代。高观国。凉云归去。再约著,晚来西楼风雨。水静帘阴,鸥闲菰影,秋到露汀烟浦。试省唤回幽恨,尽是愁边新句。倦登眺,动悲凉还在,残蝉吟处。凄楚。空见说,香锁雾扃,心似秋莲苦。宝瑟弹冰,玉台窥月,浅澹可怜偷聚。几时翠沟题叶,无复绣帘吹絮。鬓华晚,念庾郎情在,风流谁与。
章恭毅公挽诗。明代。李东阳。极知天下无难事,闻道先朝有直臣。万死不输三寸舌,一生谁是百年身。英灵地已归河岳,遗草天应护鬼神。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入。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 其三。明代。乌斯道。官事萧閒故友多,每因持酒发悲歌。石生参幕真无忝,徐庶思亲可奈何。千里归帆如健马,满天急雪似飞蛾。高堂舞得斑衣破,也胜朝衫剪越罗。
寄别耻若师沈阳 其二。明代。释今无。吾道萧条惯客程,年年秋动别离情。海天一色云千里,寒角三更雁几声。
顾鉴沙棡伴梅图 其二。清代。朱景英。霜华斑驳月黄昏,花底凌兢少慰存。却胜冲寒远相访,水边篱落竹边村。
裴如晦赴河阳幕。宋代。梅尧臣。嚎风一夜动,作雪欲愁客。客莫苦嗟行,农望明年麦。方来笑语同,又是关河隔。主人贤且智,不待子所画。
送刘汉臣归凤城。明代。释今无。草室无馀蕴,君归幸念之。暮云兰叶架,疏雨藕花池。义寂文心薄,珠明智眼移。毋为逐卑论,白社订幽期。
秋尽吟。宋代。邵雍。数日之间秋遂尽,百思无以慰蹉跎。园林正好爱不彻,草木已黄情奈何。虽老筋骸行尚健,尽高台榭望仍多。终朝把酒未成醉,又欲临风一浩歌。
醉蓬莱 咏雪 重阳全真集卷之六,全卷皆藏头。金朝。王哲。然间云雾,密布长天,遍空呈瑞。屑飘飘,舞风前轻坠。面凝酥,山头铺分,又爽兼鲜媚。姹婴儿,相将携手,同来游觑。里全真,实中迎宝,满插琼花荣贵。脉和明,更三光分锐。地生辉,震方通耀,放烂银霞起。见师呼,仙童邀我,蓬莱一醉。
题夏迪双松图。元代。王冕。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有琴屏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古砚。清代。林耀亭。罗列文房岁几更,磨穿差足慰平生。铜台瓦与端溪石,助我多年事笔耕。
和逐年九日阳字韵。宋代。吴芾。天上恩来解郡章,人间那复是重阳。老身已许归三径,佳节何妨醉百觞。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
百字令 题吴时田黄海奇葩册子。清代。孙荪意。缤纷照眼,问其中谁作,司花令史。翻尽群芳新旧谱,不信人间有此。瑶草琪花,瀛洲方丈,此地非耶是。殊芬异态,便教德裕难记。闻说云海黄山,木莲花放,数里氤氲气。身作迦陵五色鸟,飞入众香丛里。金钮珠冠,鹅群蝶翅,一一徵名异。今宵梦绕,三十六峰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