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岭外七年谪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诗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lí lǐng wài qī nián zhé,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
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独卧空山中。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
彼苍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
()
诗人,坎壈,早达,唯有,流离,受尽,人间,半世,空山,呜呼,爱惜,穷空,清风

《诗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世间的坎坷经历和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心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古以来,诗人多为世所困扰,
唯有苏长公早早成名。
流离岭外,七年遭受放逐,
在人间受尽了半生的贫困。

我已经六十岁,终于遇到了明主,
之前我独自躺卧在空山中。
虽然只能吃些粗粮过活,
门外常常长满了野草和蒿。

唉,诗人是上天所宠爱的,
不追逐富贵,只追求虚空的贫穷。
上天对我也是慈爱的,
只让我与明月和清风为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遭遇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珍视。诗人在世俗的困境中,仍然坚守着诗歌的理想,并感慨诗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诗中的明月和清风象征着纯粹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诗人希望能够与之为伴,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词揭示了诗人的坚韧和追求,以及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自己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纯粹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