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相对圆光裹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和制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ǔ xián xiàng duì yuán guāng guǒ,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按部经时走四封,云山有路宝岩通。
普贤相对圆光裹,摩诘不离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远,恨无羽翼可凌空。
来诗忽作蛟龙吼,三日能令两耳聋。
()
宝岩摩诘方丈:(名)指寺院的住持或住持住的房间。
篇章:(名)泛指文章。
交寄远羽翼:(名)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现多用于贬义)。
凌空:(动)高高地升起在天空中:~飞舞。[近]腾空。
耳聋:耳聋ěrlóng听不见声音

《和制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之望。诗中描述了按照官职的安排行使权力,以及在行动中所遇到的景色和境遇。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按部经时走四封,
云山有路宝岩通。
普贤相对圆光裹,
摩诘不离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远,
恨无羽翼可凌空。
来诗忽作蛟龙吼,
三日能令两耳聋。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官员,按照官职的安排履行职责的心境和感受。

诗的开头,作者提到自己按照官职的安排行走了四个地方,描绘了云山蜿蜒的小路通向了一座宝岩。这里的云山和宝岩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神秘的宝藏。

接着,作者描述了在宝岩中遇见了菩萨普贤,与他对视时,普贤被圆光所包裹,而摩诘则坚守在方丈之中。这里表达了作者与佛教文化的交融,以及对智慧和修行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表达了对于能够创作诗篇并传递给远方的喜悦之情,同时又感到无法凌空飞翔的遗憾。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创造力的渴望,但又受制于现实的局限。

最后两句,作者突然提到自己的诗忽然发出了蛟龙般的咆哮声,使得自己的双耳在三日内失去了听觉。这里的蛟龙吼可能是对自己创作的诗篇的强烈表达,但也可能是对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压抑的发泄。

总体来说,《和制帅》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官员行走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佛教文化和创作力的向往,并且表达了在官场中的矛盾与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