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每恨不相同。宋代。王之望。胜游每恨不相同,邮递犹欣日日通。玉帐未容佳境到,云山已在好诗中。灵珠忽富千金赠,凡马堪嗟万古空。展卷高吟知几过,大音一震耳根聋。
《又和》是宋代王之望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一次胜游都令人遗憾不尽相同,
邮递却每天都令人欢喜通畅。
玉帐中美景尚未容纳,
云山却已经存在于美好的诗歌之中。
灵珠突然富裕,千金相赠,
普通的马只能嗟叹万古的空虚。
展开卷轴高吟,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超越,
大音一震,使耳朵失去了听觉。
诗意:
诗词以胜游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每次胜游的感慨和不同的心境。每次的游览都有不同的遗憾和心情,但邮递却给人带来了欢喜和通畅的感觉。美景尚未被玉帐所容纳,但云山已经存在于美好的诗歌中,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诗歌的力量。诗中出现的灵珠和普通马的对比,传达了对财富和世俗名利的思考,强调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震撼力。
赏析:
《又和》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胜游和诗歌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诗意更为深远。通过描述胜游的不同心境和邮递的欢喜通畅,诗人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诗歌的表达能力。诗中的灵珠和普通马的对比,以及展卷高吟和大音一震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和热爱。整首诗词节奏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抒发了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之情。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