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黜空惭柳士师

出自宋代吴芾的《曾元伯以余七十用韵见庆复和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chù kōng cán liǔ shì sh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迂疏如我世间稀,自笑于时百不宜。
但欲平生无鬼责,岂期长命有天知。
七旬虽慰白司马,三黜空惭柳士师
多谢君诗远相庆,一披顿解老人颐。
()
世间,不宜,平生,鬼责,岂期,长命,七旬,司马,三黜,多谢,老人

这首诗词《曾元伯以余七十用韵见庆复和之》是宋代吴芾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迂疏如我世间稀,
自笑于时百不宜。
但欲平生无鬼责,
岂期长命有天知。
七旬虽慰白司马,
三黜空惭柳士师。
多谢君诗远相庆,
一披顿解老人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吴芾对自己的生活和身份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自称为"迂疏",意指自己的性格和才能不合时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然而,他并不在意这种迂疏,因为他只希望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不受世俗的责难。他并没有期望长寿,却奇怪地发现自己的长寿得到了上天的知悉和关注。

诗人在这七十年的人生中,虽然得到了白司马(可能指高官)的慰问,但也经历了三次被贬谪的经历,感到自己对于柳士师(可能指知己或同僚)的无力和惭愧。最后,诗人向吟诗相庆的朋友表示感谢,因为这首诗词让他抛开了束缚,解放了他沉重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世俗中的迂疏与不合时宜的感受,以及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作者以平实而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想法和态度。他并不追求权势和名利,只希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受世俗的干扰和指责。这种对自由和平静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诗词中的自嘲和自省,展示了作者的自我认知和自省的品质。他并不以自己的迂疏感到痛苦或沮丧,反而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特点。他对于命运的思考也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最后,诗人对朋友的感谢,表达了对于友情和诗歌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诗歌解放心灵的力量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省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存在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由和平静的追求。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对友情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诗歌表达力量的肯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