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得师友

出自宋代吴芾的《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g wǎng dé shī yǒ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读书想前人,往往得师友
每爱钓渭滨,颇喜耕谷口。
夫岂与世违,甘心卧岩薮。
升沉自有时,此意君知不。
()
前人:(名)古人;以前的人:~栽树,后人乘凉。
师友:师友shīyǒu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喜耕谷岩薮升沉: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升降。谓际遇的幸与不幸。升降。高低上下。升降。价钱的涨落。升降。谓时代的变迁与推移。褒贬。
自有:自身拥有的,本来就是自己的。
此意君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书常想起前人,常常从他们那里得到师友之助。
我喜欢在渭河岸钓鱼,也喜欢在谷口耕种。
我并不想与世人背道而驰,甘心于山林草木间。
人生的起伏与沉浮都有它的时刻,这种心境你是否也能理解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与师友相伴的重要性的思考,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和自然的喜爱。作者倡导读书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并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和宁静。他表达了对于与世无争、甘心隐居山林的态度,并认为人生的起伏与变化都有其必然的存在。

赏析:
吴芾以简练而清新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恬静宁和的田园景象。他通过对读书、师友、钓鱼和耕种等元素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的独特见解。诗词中蕴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袭,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通过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他对于学习与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都表现出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满足的心态。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士大雅之风,强调了修身养性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