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乱邺侯书。宋代。郑刚中。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缘。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
《拟和》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
这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马匹瘦弱的态度,认为马瘦并不是病态,而是不仁的人才应该受到羞辱。
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
这句诗词表现了作者对于仁者居住的环境的赞美,将仁者与幽静、萧然的竹林相比较,表达了对仁者境界的向往和推崇。
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
这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境界的理解,指出仁者不求富贵,宁愿每日只吃简单的食物,而不追求奢侈的饮食享受。
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
这句诗词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偏爱,认为宁可吃简单的野菜,也不愿意在身前的台阶上有奢华的玉石装饰。
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
这句诗词描绘了影子在邺侯的书上乱动,手也不由自主地颠倒触摸,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不安。
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缘。
这句诗词以清风吹过的方式,传递了凉爽的感觉,将清风与酒尊相联系,表达了对于清凉宜人的环境的向往。
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
这句诗词描绘了金属的花纹疏松而杂乱,天空中的一道弯曲线条,表达了作者对于琐碎世事的烦扰和对于曲折人生的感慨。
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
这句诗词通过“婆娑”来形容自己的身姿,表达了作者在观察自身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不能随俗而动,要保持独立的个性和追求。
《拟和》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仁者境界和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和生活态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抒发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