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几共舟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挽赵无垢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tāo jǐ gòng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
瞠乎惭后乘,藉甚传前筹。
原显曾并辔,江涛几共舟
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
()
并辔,回首,老泪,横流

诗词:《挽赵无垢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描绘了挽联的场景。挽联是一种用于祭拜逝者的对联,通常由两副对联组成,放在灵柩前或者墓碑上。诗中所述的情景是此联写在赵无垢的灵柩上,表达了作者对赵无垢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赵无垢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出对赵无垢的仰慕和敬重。

首句"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描写了作者对赵无垢未能享受夫妻生活的遗憾之情。"公未通闺日"中的"公"指的是赵无垢,"未通闺日"意味着他未能与妻子共度夫妻生活的时光。接着,"相从入幕游"表达了作者与赵无垢共同进入宫廷游玩的场景。

接下来两句"瞠乎惭后乘,藉甚传前筹"表达了对赵无垢的景仰和敬佩。"瞠乎惭后乘"中的"瞠乎"表示作者对赵无垢的景仰和仰慕,"惭后乘"则表达了作者对赵无垢在官场上有所成就的羡慕之情。"藉甚传前筹"中的"藉甚"意味着赵无垢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才智,"传前筹"则表示他在前朝政务中的重要角色。

接下来两句"原显曾并辔,江涛几共舟"描绘了作者与赵无垢一起征战的情景。"原显曾并辔"中的"原显"指的是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与赵无垢一起征战的事实。"江涛几共舟"则表达了作者与赵无垢多次共同出行的经历,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两句"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体现了作者对逝去的赵无垢的伤痛和思念之情。"柯山回首处"表达了作者在回首过去时,对赵无垢的深深怀念和哀思。"老泪为横流"则描绘了作者悲痛欲绝的情感,形容了他因思念之情而流下的眼泪。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赵无垢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在政务和友情上的敬重和景仰。诗中的情感真挚,文字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