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路通天去

出自宋代张继先的《金丹诗四十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zhōng yǒu lù tōng tiān q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静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须见己形容。
生成本藉铅中汞,变化端由火裹龙。
二八莫辞频采造,一三还用苦交冲。
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尘踪继赤松。
()
静坐,焚香,念念,形容,成本,变化端,莫辞,频采,苦交,通天,尘踪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宋代张继先所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静坐焚香念念中,
在宁静的冥思中焚烧香炉,
心中沉思不已。

念中须见己形容。
心中的思绪必须体现在自身形态之中。

生成本藉铅中汞,
通过炼制金丹的过程,
以铅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汞。

变化端由火裹龙。
通过火焰的包裹使之发生变化,
如同龙一般蜿蜒变幻。

二八莫辞频采造,
不管是二八(指辰时和未时,即早晨5-7点和11-13点),不要停止频繁的采集材料。

一三还用苦交冲。
一三(指子时和午时,即晚上11-1点和中午11-13点)仍然需要经历艰苦互相交替的炼制过程。

此中有路通天去,
其中蕴藏着一条通向天堂的路径,

可把尘踪继赤松。
可以将尘世的痕迹延续至红松之间。

诗词中描述了炼制金丹的过程以及修炼者的心境。通过静坐冥思、焚香炼丹,修炼者将自身的思绪与形态相融合,通过提取铅中的汞并经过火焰的炼制,使之发生变化。诗词中强调了持续采集材料以及经历艰苦的炼制过程的重要性。最终,通过修炼金丹,修行者可以找到通向天堂的道路,并将尘世的痕迹延续至红松之间。整首诗意蕴含了修行者对于超越凡尘、达到卓越境界的追求和努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