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闻暴吏猛於虎

出自宋代李新的《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wén bào lì měng yú hǔ,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西山白虎跳天游,朝食行人暮噬牛。
居民胡不避此苦,复闻暴吏猛於虎
怪尔巨蠹敢身由,拔剑一击拆不留。
呜呼六歌兮歌六叠,太息仰空泪横臆。
()
白虎:神话传说中的野兽。
天游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居民: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这时,居民可分为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自然人居民是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是国际性机构,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不避:不避bùbì∶不回避,藐视困难和艰险不避艰险∶不让,不亚于,不差于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汉·晁错《论贵粟疏》
身由拔剑: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不留太息:(书)(动)长声叹气。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寓言式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

西山白虎跳天游,
朝食行人暮噬牛。
居民胡不避此苦,
复闻暴吏猛於虎。

怪尔巨蠹敢身由,
拔剑一击拆不留。
呜呼六歌兮歌六叠,
太息仰空泪横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系列象征性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象和权力腐败的批判之情。诗中出现了龙、虎、牛等动物,它们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力量。

诗的开篇,“西山白虎跳天游”,表现了强大的力量在自由自在地行动。而“朝食行人暮噬牛”则揭示了社会中权力者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和剥削。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社会现象的不公和残酷。

接着,诗人提到“居民胡不避此苦”,表达了对普通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和不解。而“复闻暴吏猛於虎”则指出了暴虐的官吏比虎还要凶猛。这种对权力滥用和暴政的揭露,体现了诗人的社会关怀和对正义的呼唤。

在下半部分,诗中出现了“巨蠹”和“剑”的形象。蠹象征着腐朽和腐败的势力,而剑则代表了正义和反抗的力量。诗人说“拔剑一击拆不留”,意味着正义的力量虽然有所努力,却无法完全摧毁腐败势力,这种无奈和悲愤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最后两句“呜呼六歌兮歌六叠,太息仰空泪横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愤懑和痛心。通过反复歌唱六次,诗人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切肤之痛。他仰望天空,泪水横溢,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叹息,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寓言的形式,通过象征意象和批判之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正义的追求。它直抒胸臆,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改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